今天给大家分享数学中班旅游路线图,其中也会对中班数学郊游路线图教案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。
1、绳子两组(参见:P26附一附二)操作材料:第19页《比比谁的长》、第20页《远和近》的操作材料、记号笔。【活动过程】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师出示第一组的两根错开摆放的绳子,引导幼儿观察。
2、比较长和短。——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根绳:这两根绳哪根长?哪根短?语言表达:长长的绳、短短的绳。——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绳找出来;把短短的绳找出来。
3、幼儿观察有何不同,说说是怎么知道的。小结:我们的宝宝真棒,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,一根长一根短。告诉幼儿“变”的秘密。(二)幼儿变魔术。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。说一说,哪根长哪根短。操作活动,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。
4、师:看老师是怎么比的,把吸管竖在桌子上,吸管的一端要对齐,然后比较另一端,就比出哪根吸管长,哪根吸管短了。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、比一比吧。 (4)师小结:原来吸管是五颜六色的,有粗有细,有长有短。比长短时,我们要将两根吸管的一端对齐,然后比较另一端,就能比出长短了。
5、小结:我们的宝宝真棒,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,一根长一根短。告诉幼儿“变”的秘密。(二)幼儿变魔术。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。说一说,哪根长哪根短。操作活动,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。(一)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、分类。
1、去猫妈妈家做客中班数学教案:活动目标: 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: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,让幼儿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。 数字和图形匹配:能根据给定的数字或图形标志,匹配相应的图形数量。 做客礼仪教育:通过模拟做客场景,让幼儿了解并实践基本的做客礼仪。
2、去家里做客。到达猫妈妈家。教师展示课件中的猫妈妈家,并引导幼儿敲门、问候,然后将鱼送至对应数字的区域。给猫妈妈送礼物。猫妈妈根据鱼的数量给出提示,幼儿将鱼送至相应的数字位置。随后,猫妈妈送出手环给幼儿,并指导幼儿如何制作手环。结束。
3、去猫妈妈家做客教案1 【活动目标】 感知6以内的数量,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。 学习根据数字贴相应数量的星星,并能听懂要求进行操作。 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,体验去做客的快乐。 【活动准备】 幼儿操作材料: (1)与幼儿数量相等的贴有3—6不同数量鱼的盘子。
4、准备去做客。(复习7以内的数数)交流做客的礼仪:师:今天倪老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!你们一定很开心吧!那我们去做客要注意什么呢?(懂礼貌)什么是懂礼貌?看见猫妈妈要打招呼。那还要带些什么呢?(礼物)带什么礼物呢?(鱼)是呀,猫妈妈最喜欢吃鱼了。
1、中班数学《5以内的序数》教学反思 这次在上《5以内的序数》时,我首先用拍手复习1—5的数字,然后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去旅游,出示五个小动物的头饰排队,提问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,排在第几的是哪个小动物。区别一下序数5和基数5的区别。最后把小动物送到指定的楼层。
2、在整个活动中,我没有考虑到游戏时的秩序问题,气球上相同的序数太多,导致了游戏混乱的场面,如果再上这堂课,我会从这方面加以改进,是教学活动发挥的更好。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《认识5以内的序数》2 活动目标: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,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。 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。
3、教学反思 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。 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,由于教具比较新颖,游戏比较多,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。 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,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。 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,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。
4、将学具投入区内,幼儿日常中继续学习操作序数排序。 中班数学教案:5以内的序数认识2 设计意图: 中班幼儿刚刚开始接触数字,对于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并不清楚,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数学教学活动,让幼儿初步感知1—5的序数,理解数字的有序性。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,促进他们拓展性思维的发展。
5、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《5以内的序数》1 活动目标: 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 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,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。 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。
6、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《5以内的数》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幼儿园中班教案《5以内的数》1 活动目的: 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,能手口一致点数,学习按数取物。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。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 引发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。
关于数学中班旅游路线图,以及中班数学郊游路线图教案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